2017年是学校实施“十三五”规划重要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努力为铁路行业发展和美丽河北、经济强省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教育思想,事关学校发展的关键事项取得突破性进展

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举办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处级干部培训班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处级干部和支部书记培训班,进一步深入领会新常态下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汇聚合力,有效激发了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经过艰苦努力,在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事项上相继取得突破性进展。

——高水平奖项再获重大突破,杨绍普教授主持的“高速运动刚柔相互作用系统非线性建模与振动分析”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张浩副教授参加的“土木工程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填补了学校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空白。新世纪以来学校获国家奖总数达到13项。

——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机械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学和建筑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进一步优化了学科布局,为研究生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流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B+,学科整体水平位列全国前20%,另有交通运输工程等5个学科进入前70%,总体进入河北高校前列。

——获得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生源质量奠定了基础。

——新校区和校本部建设取得新进展,克服重重困难,元氏新校区征地工作基本结束,一期融资、设计和建设有序展开,已完成1栋学生宿舍楼建设;校本部完成科技实验楼初步设计,建成学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改善了师生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效显著,中标“乌干达铁路能力建设项目”并展开实施,首批10名乌干达学员来校进行3个月的学习培训;新承担了乌兰巴托最大立交桥设计项目,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省部局共建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项目,建成在线培训课程30门;获得国家交通战备培训中心建设经费4100万元;获国家铁路局重大项目2项,获经费110万元。

——招生就业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本科录取分数线又创新高,本科一批理科一志愿高出河北省控线45分,文科高出河北省控线25分;毕业生就业率达98.53%,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社会影响力。

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本科审核评估整改取得显著进展。依据专家和教育部评估中心反馈意见,制定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方案》等整改举措,全面加强了教学过程管理,组织了教学秩序、教学主题、考风考纪、日常教学等检查,填报了教育部年度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撰写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进一步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机制,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涌现出一批教学先进个人和单位,获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教学标兵3人,校级教学质量奖45名,院系级教学质量奖72人;获得省教育规划项目5项、教改项目10项,新工科、创新创业等项目10项。

(二)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的教育理念,全面启动学校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工作,完成了2016级、2017级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组织了5个专业开展了认证申报,交通运输、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申请成功,工程管理、建筑学专业向住建部的评估申请获受理。持续推进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对6个专业、20门课程进行了专业剖析和课程分析活动,对7个专业建设项目进行检查或验收。“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成效显著,8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通过验收,6门课程通过年度检查。“实验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48项“本科实验教学改革项目”通过验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取得突破,获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1项被推荐参评国家级示范性项目。

)研究生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大力加强招生工作,出台了《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励办法》,吸引优秀生源来校攻读研究生,全年录取博士研究生25人,硕士研究生777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增硕导89名,新增博导21名,其中5名年轻副教授破格晋升博导,导师队伍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注重发挥高水平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评选出5名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每人奖励两万元,有力激发了导师创先争优的热情。成功举办了2017研究生导师论坛和省研究生示范课和案例库建设培训会,有效拓宽了广大导师思路和视野。加强优秀研究生出国访学资助工作,出台了《优秀研究生国(境)外访学管理办法》,4名研究生获国外访学资助。加大研究生创新资助力度,投入100多万元,资助研究生开展创新前沿研究。研究生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发表论文313篇,有成果的达到161人,较以往有显著提升。评选的34篇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有 6篇获省级优秀论文,创历史最好水平。

(四)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四方学院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深化和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得到社会认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新生实际报到2286人,报到率达到95.25%,就业率达到91%。高等技术学院圆满完成最后一届学生教学任务,专接本录取31名,录取率为73.8%;131名学生就业,就业率达到97.8%;转型南校区管委会后,转职能、转作风,强化综合协调,加强教学场所修缮、教学组织运转工作,保证了交通、电气两个学院700多名新生教学顺利实施,确保了本科教育两区办学良好开局。继续教育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国家和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积极开拓培训市场,承办了中铁十八局、中建六局等单位培训班15个,成功申办了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现代轨道交通大型施工装备与结构新技术”;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全年立项建设网络课程97门,建成120门,在建57门,并获得课程资源有偿转让使用费36万元。

三、发挥学科建设龙头作用,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一)学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整合全校资源,组织了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3个学科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组织了数学、建筑学、物理3个学科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示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建筑学拟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组织了硕士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申请撤销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授权领域,申请增列网络空间安全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项评估。

(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统筹“双一流”建设资金,争取资金最大使用效益,超前谋划启动了2018-2020年度“双一流”建设项目征集工作,征集建设项目79项。大力支持土木工程河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和道路与铁道工程等9个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建设项目实施,切实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引领、辐射作用。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参评的10个学科,6个学科上榜,土木工程学科位列B+类,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列C+类,机械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C类,力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C-类,河北省排名第三。

(三)获取高层次奖励和项目取得新突破。根据国家和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研究出台了《石家庄铁道大学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石家庄铁道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石家庄铁道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石家庄铁道大学科技奖励办法》等6项制度,充分调动了教师科研热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6项;1人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速轨道交通车辆系统动力学行为演化及控制”,获批经费550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1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7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获取项目层次、资助金额较去年有大幅增长。

(四)平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河北省工程机械动力与传动控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正式列入省级重点实验室序列;获得“河北省基础研究团队专项支持项目”唯一试点单位,获5个项目支持;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隧道施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行车控制实验室等4个央企进冀共建实验室通过验收;在国防共建方面,获得了河北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进展顺利,即将进行现场审核认证。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效果显著

(一)人才引进取得显著进展。紧紧抓住军校院校改制契机,引进了刘尚合院士团队,并从军械工程学院等军校先后招录自主择业军人23名(其中博士6人),充实到科研、教学和基础管理岗。在“双一流”建设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适时修订了学校招聘博士政策,提高了博士人才住房补贴和科研启动费标准;先后赴国家“双一流”高校参加专场招聘100多场次,上会研究拟引进博士120名,完成年度目标,实际报到67名,创近年之最,全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436名。

(二)师资培养取得显著成效。持续推进优青资助与考核工作,开展了第五届优青选拨工作,新增12人,总人数增至67人;完成了第一届优青考核,业绩突出,均圆满完成预计目标。注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举办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案交流展览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帮助新进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工程力学系李海艳获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加大人才建设力度,推荐赵正旭团队参评省巨人计划第三批创新创业团队,推荐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优秀专家出国培训人选1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10人;获得省人才培养工程资助7人,9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5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教师当选省教学名师。

(三)深入推进综合改革。积极培育新兴学科研究方向,研究制定了《石家庄铁道大学战略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石家庄铁道大学优秀青年创新团队支持办法》,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岗位管理为主,修订《石家庄铁道大学招聘博士政策》《石家庄铁道大学教师系列职称申报推荐办法(试行)》《石家庄铁道大学师资培养办法》等,进一步优化人事制度。圆满完成了职称评审工作,评选教授9名、副教授16名;非教师系列正高1人,副高3人,中级5人。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积极为职工谋取利益,优化了奖励绩效发放额度,提高了职工收入,有效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

五、坚持开放办学,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一)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稳步提升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加大留学生招生宣传,生源国家达到32个,在校留学生达到27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3人,总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0%,在河北省高校名列前茅。合作办学进一步拓展,与美国德州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与巴基斯坦国家科技大学、管理技术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较好完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班教学管理工作,招收学生59人,在学人数达到173人,佛罗里达理工学院4名教授来校授课6门,9名教师在该校交流学习。经过努力,我校成功申报国家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候选和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第三批试点院校。国际学术交流水平进一步提升,接待了来自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10余所国外大学来访,参加了第四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承办了第四届信息技术融合国际大会,展示了我校在铁路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提高了我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年教职工出国178人次,学生出国17人,各类公派留学19人,出国人数较去年增长一倍。

(二)服务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实施优势拓展战略,深入推进一个专业对接一个企业,积极为河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河北企业签订协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协议46个,共承担来自50家河北企业项目56项。发挥省部局共建平台作用,承接了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理论考试等工作,争取到国家铁路局划拨的两台机车用于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防交通研究所(虹达公司)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灾害条件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快速评估、修复与抢通技术及其装备”、国家交战办“公铁两用大跨抢修钢梁技术研究”研究工作,完成了国家交战办“六四式铁路军用梁架设技术与配套设备研究”项目的现场试验准备工作;成功举办了第四期全国铁路工程专业保障队伍技术骨干集训班。铁源检测公司检测业务持续增加,检测项目合同额达到2300万元。中铁建筑公司新开工程4项,竣工并交付使用学生服务中心工程、开元楼屋面整修、三号学生公寓改造等5项。设计院公司承揽92个项目,总额4420万元,已完成项目46个,完成产值1650万元。

六、大力加强基础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力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学生良好作风,举办了宿舍文化建设活动,评选文明宿舍等奖项168个。南校区管委会克服新校区建设困难,狠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放松,确保了新生的学习、生活有序进行。强化思想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了一批互相帮助、见义勇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工程力学系王子卓等15名同学勇救落水者的事迹在社会和校园内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各级媒体广泛关注。创新工作方法,实施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切实发挥辅导员在引导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获“河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全年完成531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认定和建档工作;共发放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1329.2万元。

(二)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规范政府采购,优化工作机制,修订了《石家庄铁道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超前谋划了好我校20182020年度仪器设备购置规划。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全年办理政府采购计划15份,采购仪器设备总金额达到6900万元;规范资产管理,共报废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学院过期设备、工具等1437台件。以满足教学科研需求为原则,加大文献资源投入,全年文献经费支出700万元,采购纸质、数字等文献资源,实行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等措施,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美丽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回应师生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建成了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初步设计了科技实验楼,改造了留学生公寓,制定了基础教学楼北广场实施改造方案。努力完善老校园基础设施,投资1020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成了校园供暖管网汽改水改造等9项专项工程。积极整合房屋资源,提供新引进职工住房保障,共回租住房272套。校园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门卫管理引进了社会化服务,加强了校园巡逻和交通通行管理,安全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四)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发展,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争取中央支持地方专项补助、双一流建设专项补助等各项资金支持,全年争取到财政拨款4.21亿元,增长0.6亿元,实现各项收入7.13亿元。大力加强预决算工作,保证支出进度,获得上级奖励资金490万元。充分利用董事会平台,探索社会化融资渠道,为新校区建设筹措建设资金。大力推进网络报账,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师生反映良好。探索推进学分制收费改革,我校被批准为河北省学分制收费改革试点高校。大力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整改,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各项财务制度,规范了学校财经行为。

(五)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通过广泛调研,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20182020)》。校园网络主干带宽由900M提高到3.1G,提高了外网访问速度。完成校园网出口防护及Web应用防护设备部署,提升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建成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实现了校管多媒体教室运行维护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

(六)安稳工作取得新成绩。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年初与各单位签订稳定和安全工作责任书,落实好工作责任,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加强了校内安全稳定工作日常管理和检查,开展了校内消防演习,有效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消防意识。适时把握重要时间节点,不断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及时掌控、了解全体师生的思想动态,注重思想引导,实现了安全稳定双确保。适时开展了反邪教宣传月,印制、发放《反邪教故事汇》,邀请了省反邪教秘书长、经管学院教师作了专题报告,有效提高了师生防邪反邪的意识,活动成效得到省委防范办高度认可,学校在省高校反邪教联盟会议中被推选为主席单位。

(七)教职工各项权益得到进一步维护。落实学校章程,以多种形式引导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适时召开了七届二次教代会,收到提案及代表团反映意见共计48份,进行了及时处理和反馈。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完善评优奖先机制,注重以榜样引路,积极推荐并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师德标兵、省“三八红旗手”各1名。搭建多个救助平台,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将日常救助与上级求助相结合,扩大救助力度,全年走访救济、救助教职工40余次,涉及150名困难教职工,总救济金额达21万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广大教职工的生活。

(八)团委、关工委、离退工作进一步加强。强化精神引领, 5名学生获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称号,张玲芳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张晏同学被授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深化品牌工作项目,促进青年学生素质拓展,积极开展了光盘行动、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先后被《人民日报》等多家省内外媒体报道。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全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大赛,获奖项目近50种,学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校团委荣获省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校团委书记陈明长获评“全国五四优秀团干部”称号。注重发挥离退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优势,搭建多个平台,老同志参与了学校党建、教学督导、学生辅导、心理咨询、后勤督查等多项工作,为学校发展献计献力。扎实做好离退老同志的服务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待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老同志始终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

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印发了《关于在全校党员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开展了专项党建工作调研,召开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书记座谈会,取得较好效果。积极探索和完善党建研究项目化运作机制,9项予以结题,8个项目予以立项。严格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和“三会一课”制度,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有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工程训练中心党支部书记吴文江荣获河北省“千名好支书”称号。

(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优化领导干部选拔程序和办法,完成处级干部竞聘的后续工作,提拔处级干部8名,其中正处3名,副处5名;在充分信任并放手支持广大干部工作的同时,注重检查监督,对137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企业、社会团体兼职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选派9名干部分赴保定顺平大悲乡郭家庄村、北大悲村和富有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党外人士在助力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三)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断创新党委中心组学习方式,围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雄安新区建设等主题,组织了10次校党委中心组学习。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召开了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先进经验,3项成果获河北省思政工作优秀创新案例二等奖、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铁路文化节,为省会石家庄成功入选全国文明城做出了贡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开通了铁大官微公众号,打造融媒体平台。持续加大外宣力度,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刊发、播报160余篇次,讲述铁大故事,向师生输送了正能量,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牢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省委专项巡视和审计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干部法纪意识显著提高。坚持抓小抓早,深入开展了“一问责八清理”暨治理基层微腐败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活动,全年给予党内警告处分4人,给予诫勉谈话7人,给予批评教育1人,组织调整1人。加强廉政建设任务分解,与二级单位正职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承诺书,落实责任制考核。配合省审计组开展了对学校的专项审计,按照反馈意见制定了整改方案并进行了整改,受到行政轻处分的3人。严格把关,采取多种方式监督干部选拔、物资采购、基建维护、招生录取、教育收费等事项落实,营造了学校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八、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2017年学校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部分关键事项取得了新突破,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决策部署。

二是坚持内涵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校企结合、育艰苦创业人的办学理念,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关键点,妥善处理质量与规模、结构、效益的关系,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特色发展。凭借学校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扬长避短,实现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努力以综合优势和技术实力占据应用基础研究和行业技术开发的高端,在最擅长的领域做精做强。

四是坚持弘扬铁大精神。持之以恒传承艰苦奋斗、志在四方、忘我奉献的铁道兵精神和团结一心、奋勇争先、敢打硬仗的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着力抓好全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建设,培育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严细实快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汇聚促进学校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对学校当前面临机遇和挑战缺乏足够的认识。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对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深入分析不足。在特色、优势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薄弱学科的建设应大力加强。

二是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还应持续加大力度。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高铁“走出去”、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机遇面前,前瞻性的规划和措施还不多,主动作为还不够,作用发挥还不充分,争取到的项目还不够多。

三是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落实方面还有缺失,抓党风一般号召多,检查通报少,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四是校领导在加强学校管理上还存在失之于宽、力度不够、执行制度不严等问题,基础管理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五是人才队伍建设依然是学校建设工作的重点,今年人才引进数量虽多,质量还应大大提高。人才引进渠道狭窄、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的局面依然存在。人才进校后形成团队和发挥作用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高层次人才及学科带头人数量相对不足。

六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在稳步提升中尚需继续努力,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在服务铁路行业的同时,力争拓宽服务河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渠道,在有为中争取有位。

七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是随着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新问题日渐显现,应对方式和措施应提早谋划。

对于这些问题,既要勇于承认,正确对待,又要善于化解,变压力为动力,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难题,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以顽强拼搏的勇气迎难而上,在奋斗中加快发展,以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快国内知名特色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