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国家、河北省《教育事业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及校党委《关于对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加快推进国内知名特色大学建设,特制定本规划(20162020年)。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的基础

“十二五”是学校攻坚克难、快速发展的五年。全校师生在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相继取得新突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杜彦良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正旭教授入选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办学层次和学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成为省政府与教育部、国家铁路局及省政府与国家科工局共建高校,为学校未来发展搭就了广阔平台。学校纳入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序列。占地969亩元氏新校区建设用地征地工作基本完成,前期建设初步展开。

学科建设跨上新台阶。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获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被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被列入河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新增省级重点学科3个和重点发展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达到10个,以土木、交通为主的学科群基本形成。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10个,专业学位授权种类达到4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达到10个。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自主培养与高标准引进并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36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41%;专任教师占全校职工的比例达到65%,比2010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高水平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新增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新增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省高端人才3人,具有省级以上专家称号等人才达到150余人。

科研工作实现新跨越。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3项,社会科学等优秀成果奖励一等奖4项,获奖数量、奖项级别都有新突破。主持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314项,主持社科基金8项,科研经费到账超过5亿元。发表学术论文2800多篇,被SCI等三大检索1058篇。新增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研究基地5个。新增央企进冀重点实验室4个并纳入省重点实验室管理,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10个。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创新中心落户我校。

社会服务迈出新步伐。为京沪高铁、哈大高铁、贵广高铁等国家重大工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900吨流动式架桥机通过鉴定,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与企业合作研制的盾构机、架桥机、运梁车等已广泛应用于地铁、高铁等重点工程建设,主研的“新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应用于国内外工程项目,为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航天飞行控制可视化团队多次成功助力“嫦娥”和神舟系列发射,被国家航天飞控中心授予最佳合作单位。风工程研究团队为河北标志性建筑进行了风荷载研究30余项,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办学条件取得新改善。基建投入1.92亿元,建成基础教学楼等工程,教学、食宿条件有效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1.3亿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1.2万元。实验室建设力度加大,建成特色突出、功能齐全的铁道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实践条件显著改善。节约型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基础教学楼地源热泵、太阳能洗浴等节能系统,节能监测平台运转良好。校园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图书馆藏资源进一步丰富

(二)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全面转向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已经全面启动,质量和特色成为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开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共识。国家正从科教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迈进。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铁“走出去”等重大战略实施,将对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机械、高铁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板块产生巨大影响,为我校发挥行业特色,继续保持和扩大在铁路、国防交通领域的优势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我们开展国际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今后五年也是河北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快速推进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为我校发挥人才和智力密集的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综上所述,“十三五”时期,学校总体上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处在上层次、上水平的爬坡关键期。国家战略和河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与我校长期坚持的内涵发展、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契合度较高,为我们未来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高度自信,保持定力,发挥优势,在最擅长的领域内做精做强,以重大工程施工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为突破口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学校因体量小、学科面窄、办学空间狭小、师资数量偏小、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等不利现实,在未来竞争发展中将会面临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超前的眼光统筹谋划,以积极的奋进拼搏创造机遇,以强大的执行力,全力扩展服务范围,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双一流”建设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铁路特色,强化产学研结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强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扎实推进国内知名特色大学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内涵发展。秉持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关键点,妥善处理质量与规模、结构、效益的关系,适度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资源配置,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坚持特色取胜。强化品牌意识,传承创新历史积淀,聚焦优势领域,发挥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以差异化发展牢牢占据国家基本建设科技攻关领域的优势地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以综合优势和技术实力占据应用基础研究和行业技术开发的高端,不断追求卓越,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办学育人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把本科教学作为最基础的工作,不断夯实本科教育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坚持开放办学。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统筹利用国际国内资源,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机遇意识,持续拓展与行业、区域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重要事项的突破带动活跃全局,把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为学校发展培育更多的增长点和支撑点,不断提高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坚持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与优化促生发展动力,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突破口,破除隐性壁垒,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三)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更加凸显;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更加强化,达到国内同类大学一流水平;研究生教育实现较快发展,形成工程硕士教育的独特品牌;留学生教育达到河北一流水平,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部分学科达到或接近国家一流学科水平;新校区建设加快推进,办学能力、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社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知名特色大学的标志性特征基本形成。

1.人才培养。2020年,本科在校生达到18000人以上;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达到2000人以上,博士研究生力争达到100人以上;留学生达到500人以上;继续教育着力拓展生源范围,稳步提升教学质量,扩大培训市场,打造教育品牌;招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生录取提档线力争保持省重点大学前列,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2.学科建设。2020年,土木工程学科相关领域达到国家一流水平,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学科接近国家一流水平,力学、计算机、管理科学等学科若干研究领域达到或接近国家一流水平,省级重点学科达到 12个以上。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5个以上,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15个左右,专业学位授权种类达到 10个以上,工程硕士培养领域达到15个以上。

3.教育教学。2020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达到10个以上;以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全面建成,主干专业和精品课程在省内及行业学校中具有较强影响力,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并形成自有特色,争取获得2-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主干学科的学术资源和研究生教育达到国内同类大学的先进水平,工程硕士培养特色鲜明,基本形成我校工程硕士、MBA教育品牌。

4.人才队伍。2020年,专任教师达到1200人左右,专任教师占全校教职工总数达到7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60%,具有海外学习、访学、合作研究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自主培养或引进1-2名院士,国家杰青和“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3名;管理干部队伍水平进一步提升,机关管理队伍、教辅队伍、辅导员队伍能有效保障学校高效运转;工勤人员比例达到合理水平,工作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5.科技创新。2020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50项以上,在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承担更多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工作。争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国家自然科学奖1-2项,省部级成果奖励50项以上。

三、六项重点工程

十三五时期,学校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领师德建设、引领办学育人全过程,形成优良教风、学风。重点实施好以下“六项工程”。

(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1.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持续推进课堂改革,改革考试评价方法,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体系。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引领作用,支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融入学科前沿理论知识、最新研究成果,推动案例式、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

不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生技术意识和工程能力,分批次参加专业认证和部分学科专业评估。适应市场需求,突出特色导向,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培育一批特色品牌专业。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和“詹天佑班”、“茅以升班”、“中铁国际工程班”等因材施教班的教育教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与董事单位、科研院所联系,新建一批高质量、稳定的校企合作教学实习基地。加强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工训中心积极申报新的国家级实训基地。

持续加强教学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夯实基础教学管理,落实好教学督导、集体备课、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等基本制度。探索实行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尝试建立专业“预警、改造、退出”机制。

2.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进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在核心价值观培育、科学引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在研究生招生录取、奖助、培养等方面,发挥导师和导师组的主导作用。推进以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为导向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科研项目资助制的落实。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生培养教育协调发展。强化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高水平建设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基地50个左右。深化国家级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和省级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相关领域的探索,持续推进课程优化,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加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激励研究生创新创业、研究钻研、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和管理机制。支持研究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设立本科生攻读本校研究生资助基金、优秀研究生攻读本校博士资助资金,努力争取本科推免生资格,不断探索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3.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按照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总体布局,自觉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高校合作,在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加强与重点国家和重点地区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选择23所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加大留学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建设,加强和改进留学生管理。稳步扩大留学生规模,力争在8-10个本科专业实现招生,在2-3个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积极尝试中外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生。高标准推进中美机械学科等中外合作项目。努力创造条件,探索境外办学或开展多边培训。加强国际科研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在国际科研基金争取方面取得突破。加强教师公派留学工作,加大对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访学研修支持力度。有计划安排管理干部去国外高校学习交流,拓宽视野。

4.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以强化特色,突出创新意识培育为导向,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继续优化培养模式,并向其他专业扩展,建立卓越计划专业群。更新优化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内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建设一批优质创新创业在线课程,争取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向在校生开放。推进“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对创新和自主创业学生加强指导、帮扶。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建设,有计划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聘请企业家、技术人员等担任指导教师,建立校内外“双百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库”。设立“铁大创新创业”资助基金,支持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拓展校企之间、校际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领域,建设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基地”。发挥好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园、科技创新社团作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5.协调推进各类教育稳步发展。四方学院要密切关注国家、河北省政策趋向,超前谋划,规范办学。以“面向同类前沿、服务行业产业、争创省内一流”为目标,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导向,依托校本部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以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为目标,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学习过程控制与考核制度,强化与铁路行业、河北区域企业联系,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扩大生源范围。持续实施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和资源开放计划”,加大网络资源共享课建设力度,力争主干课程讲授、辅导实现网络化。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加大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建平台建设力度,促进合作发展。加强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二)科技创新提升工程

6.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紧紧围绕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超前谋划,统筹安排,系统推进,实现服务、需求有效对接。遵循扶强、扶优、扶需、扶特的原则,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实施。瞄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轨道交通技术前沿,凝炼学科方向,汇聚一流学术队伍,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优势,突出轨道交通特色,把土木、交通、机械、力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基地。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强信息、材料、电气、管理等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为河北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加强数学、物理、外语等基础学科建设,为学校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撑。积极扶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学、艺术、法律等学科,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铁路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提升人文社科类学科整体水平。

7.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在重大工程施工新技术、新理论、施工管理新方法等方面,跨学科组建平台和团队,不断聚焦凝炼学科方向,争取大项目,多出优秀成果,力争每年获取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30项以上。争取5年内获得10项左右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仪器专项、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重大(点)科研项目。争取主持1-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

8.加强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争取获批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复杂网络与可视化实验室及力学重点学科基地等创新平台,大力推进“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积极承担国防基础性科研项目,争取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力争列入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序列。按照“凝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实现大转化”的建设思路,集中建设土木与建筑工程、机械与运载工程、力学与材料、电气电子与信息工程、经济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6个学科平台,争取产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成果。加大“河北省工程建设管理研究中心”“生态与发展环境研究基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力度,产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成果。

9.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改革科技评价考核机制和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管理、组织与协调,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机制。发挥技术成果转移中心作用,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宣传、展示成果,对接企业和市场需求,推进成果转化。按照“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发挥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作用,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探索校企、校所等合作共赢机制。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统筹兼顾学校、院系、成果完成人等各方利益。发挥学校“大交通”学科创新团队、省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作用,密切与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

10.大力提升服务国家和河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紧紧抓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高铁“走出去”、中低速磁悬浮交通产业化等战略的实施,主动发挥学校在高铁装备研发、高铁施工技术、涉外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技术优势,与企业结成共同体,开拓海外市场。统筹用好省部局共建支持政策,拓展学校服务领域,建立2-3个涉外高水平的咨询研究与培训机构。深入推进与地方政府合作,主动融入河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校企合作,做到一个专业至少对接河北一个企业。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建设规划、城市治理等方面,与相关企业合作,提高协作水平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高服务河北区域经济的贡献力。加强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工作,树立学校培训品牌。

(三)人才强校工程

1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促进高层次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育体系。启动顶尖人才扶持计划,集全校之力,着力培养3-5名具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实施“拔尖人才扶持计划”,通过项目、平台、团队等方面的支持,培育20名左右45岁以下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知名学者或学科带头人。深入推进“优青计划”、重大项目及科技成果奖励资助计划,着力培养100名优秀学术带头人。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着力培养造就500名青年教学科研骨教师,带动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12.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围绕“双一流”建设学科、博士授权学科、省重点学科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拓宽视野,细化措施,加大海内外高端人才、优秀青年学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力争引进610名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并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或带头人;创新柔性引进模式,做好高端人才及学科急需带头人的引进;在校内开展双聘制试点。根据学校学科及专业发展需要,加大优秀博士毕业生招聘及引进力度,每年保持在80人以上,争取100人。

13.加强学术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打破院系和专业界限,破除学科壁垒,鼓励跨学科组建团队。以领军人才为核心、平台为基础,整合各类资源,建设3-5支研究方向相对稳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以学校“优青”为主体,培养、支持15-20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实施名师队伍建设计划,以师德标兵、教学名师、教学标兵、优秀研究生导师等为引领,建设20支高水平示范教学团队,提高教学水平。

14.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交流观摩,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注重发挥老教授、老教师及教研组作用,落实好传帮带制度。实施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制定新入职教师到工程现场挂职锻炼制度,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目标,实施教师“百人出国访学计划”,每年选送20名以上骨干教师赴境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学习,努力使具有出国培训、留学(进修、访学)经历的人员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力争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

15.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专业化和综合能力提升为重点,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着力增强管理执行层的决策支持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注重学习,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提高效率,以岗位专家为目标,突出能力培养,努力建设作风优良、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干部队伍。完善机制,鼓励和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新入职博士研究生兼任学生辅导员,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不断改善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拓宽并理顺技能型人才发展成长途径,加强后勤服务、教辅队伍建设。

(四)美丽校园建设工程

16.加快新校区建设。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统筹新校区建设。元氏新校区坚持“多方筹资、分期建设”的原则,近期以缓解校本部办学压力和解决四方学院办学空间为目标,着力加快建设步伐,努力建成生态化、数字化、节能型校园;远期以科技园区和四方学院办学为目标,形成一区两校模式,实现总体平稳发展。积极参与省会高校聚集区建设,扩大学校发展空间。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破解资金难题。正定新校区按在校学生2万人规模进行规划。未来建成后,本科生全部入驻省会高校聚集区,留学生和研究生在校本部,元氏校区为科技园区和四方学院办学校区,基本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

17.加强校本部建设。校本部以宜学、宜居为目标,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优化,提升教学设施、学生生活设施功能,努力改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校园环境,努力将校本部建成精品校园。利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计划”政策,加快校本部科技实验楼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科研、实验条件。高标准完成学生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并加快完成功能布局,着力提升服务供给。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扩建学校图书馆,满足学校发展需求。

18.提高师生员工福祉。贯彻“两个同步”,推进民生改善,让教职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用好用足国家、省财政政策,支持各院系通过合法规范的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途径增加教职工收入。持续推进校内绩效工资改革,倡导实干,奖励先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书记、校长信箱及各类信息员队伍建设,畅通学生诉求渠道,维护学生利益。加大投入,探索新机制,进一步改善食堂、宿舍、教室等学习生活条件,着力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利用市场机制、学校集中采购、个人购买等途径,努力使教职工的住房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加强校园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发挥工会、团委、学生会作用,加大对文娱活动的支持力度,活跃校园氛围,提升精神文化供给品质。

19.提升校园管理水平。加强国有资产设备管理,健全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拓展资产管理平台作用,改进和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综合利用、评价评估和考核工作,探索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有偿开放机制,不断提高大型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加强学校地下管网改造力度,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完善基建与后勤、财务协调联动机制,做到建、管、用、维护系统衔接,提高校园建设的规划水平、建设效率和使用效益。改进后勤资产管理方法和使用方式,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增加经营服务项目,为师生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20.建设和谐校园。建立学校安全稳定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加强学校安全稳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学校定期排查整改机制、预警机制和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提高安全工作标准,优化校园和谐环境。关心关注离退人员生活,保障其生活待遇稳中有升。发挥好关工委和离退人员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关心、关注困难群体生存状况的改善,做好送温暖活动,建设温馨校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把诚信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数字化建设工程

2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学校信息化建设布局,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框架,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体部署,分步实施,探索新型高效的信息化建设格局和工作机制。制定并推行学校信息化标准,集成现有各数据库、应用平台资源,建成学校办公自动化平台。推行电子校务,逐步实行无纸化办公和网上办公,提高管理效能。实施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程,加强教学APP等新媒体建设。统筹规划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校园综合门户等集成式平台建设,加强和完善校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建设智慧校园打好基础。

22. 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的监测和管理,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不断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意识。逐步提升校园网络主干带宽,提高外网访问的速度。提高校园网络基础服务质量,适时升级改造现有校园网络基础应用系统,提升电子邮件、VPN、校园计费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网络安全监测与防护等系统能力与管理水平。

23.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以“云服务、云计算”为核心的资源虚拟化、管理集中化的公共服务环境。建设包括满足学校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要的大容量、可扩充、动态调配的存储系统、离线备份系统和异地容灾中心,确保学校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备份。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面向部门和用户的个性化存储、网络空间以及公共网盘等,为实现师生的移动办公和学习提供支持。推进网络资源课建设,加强微课、网络课建设。推进微信、易信等新媒体应用,建设高效、适时的宣传教育平台。

24.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规划新图书馆功能定位,探索基于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努力将图书馆打造成文献资源中心、知识服务中心、自主学习中心、校园文化中心和知识创新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加快校务公开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规划实施“网上校园”工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教学、科研、实训、仿真等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实现校园数字信息多样化、立体化。

25.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结合学校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以及学科专业特点,优化配置馆藏资源,通过纸质文献、数字资源购置、共享免费资源开发、自建资源拓展等,形成结构合理、全面协调、资源优化、重点突出、具有我校学科特色的馆藏体系,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文献保障。鼓励教师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着力加强名师课堂、师生互动等信息化教育教学建设。支持优势学科专业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在线开放课程,鼓励与具备资质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推进资源共享。

(六)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工程

26.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紧紧围绕建好队伍、讲好课程的总要求,全力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注重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加强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支持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方法;推进教案、课件、课堂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培养培训工作,提升思政课师资队伍水平。利用京津冀高水平科研院所人才优势,探索建立思政课特聘教授岗位。坚持“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方针,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实际效果。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努力做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7.优化完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格局。与时俱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落实好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展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新载体,加强微信、微博等公众号管理,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形势与政策教育,做到理论教育与时事教育相结合、政策解读与案例教育相结合、教师系统讲授与学生自由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群体优势,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讲思政课、作形势报告制度。注重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着力发挥关工委老同志作用,加强大学生校史和党的优良传统等教育,服务青年的成长成才,面向师生开设名师大讲堂。

2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体现时代特征、具有鲜明铁大特色的大学文化,弘扬践行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校园文化创新项目计划,加强对校史、校风、校训、校歌、办学特色等校本资源的传承创新、研究阐释,提升文化品味,进一步凝练大学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季、铁路文化节、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开展文化活动;开展铁大典型人物的选树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办好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利用校园网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加强图书馆、校史馆等场馆建设,优化教学楼、实验室、宿舍、食堂等公共空间的文化育人环境。发挥八零广场、校训广场、詹天佑、茅以升广场、校园铁路等文化设施的育人作用。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博雅大讲堂

29.加强传统特色文化建设。推进铁路文化传承创新,开展铁道兵精神和艰苦创业文化的研究,推出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成果。坚持不懈弘扬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实施红色文化育人溯源计划,加强西柏坡精神教育展示室建设,系统总结、不断深化西柏坡实践教学经验,进一步发掘西柏坡精神丰富的育人内涵,不断改进西柏坡精神育人模式,提高育人实效性和针对性。大力弘扬河北地域文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文化根脉。

30.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榜样示范作用,实施教师基本功培养计划,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健全师德考核奖惩机制,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和指导体系,把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审、任用提拔、评优评先的首要条件。加强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建设,弘扬优良学风。

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一)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1.深化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注重顶层设计,进一步理顺学校与院(系)的责权利关系。通过改进校内经费拨款方式、职称评审和人员聘用方式等,扩大学院、独立设置系的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各学院、系在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与服务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支持院(系)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实验室、开展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工作。支持院(系)扩大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科学划分机关部门和基层职责范围,优化组织机构运行方式,提高运行效率。

2.推进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知名特色大学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尝试建立类似于学部制的跨院系、跨学科动态灵活的学科协调组织。实行首席学科负责人制,明确首席专家的责、权、利,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探索以立项建设评审、过程评估和建设效益评价为特色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加大创新基地、高层次人才、重大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等学科核心指标在资源分配中的权重。建立全校重点学科年度报告、中期检查、期末验收制度。

3.深化考核制度改革。不断优化、持续完善考核体制机制,按不同组织类型、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员科学分类,突出业绩导向,探索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各级组织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坚持人员管理与岗位管理相结合,将责任、贡献、考核结果与待遇挂钩。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更加注重成果质量、水平和对本领域的长远影响;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既看现实业绩,更看管理创新;对一线职工的考核重在考察其工作的质和量。

4.推进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系统改革。按照国家政策和现代企业制度对校办产业进行稳妥改革,实行更加灵活的管理体制。突出其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整合校产资源,争取将有潜力的自有技术和项目与董事单位等市场主体有效对接,加大对内对外技术合作的统筹力度,争取在技术服务市场上有新的突破。有序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打造和培育一支有力的后勤服务监管队伍,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规范引入社会主体,改善服务格局,提高服务质量。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5.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实现教学管理重心下移。研究制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质量、学位授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各教学环节及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注重对学生学业的过程考核,以规范化的精细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督导检查,尽可能实行量化考核,探索综合研判与评价方式,不断完善教学工作定期评估制度。

6.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院(系)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探索实验室、教研室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推动实验室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强化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建立高效的实验室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综合实验开出率和实验质量。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课程中的比例。综合运用虚拟技术、仿真技术、微型化等手段,规划设计 “绿色实验教学系统”。设立研究生、本科生创新创业基金,其分配方式适度与实验室利用程度相联系,支持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开展创新研究和创业试验,鼓励在校学生开展技术发明,支持申报技术专利。

7.全面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探索更加灵活的资助形式。探索建立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教师考核的相关办法和措施,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计入教学工作量。鼓励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尝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技术意识和动手能力。全面推进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学校管理机制完善等方面的改革与现实探索,提高教学质量、资源利用程度和学校管理水平。

8.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在主干专业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定位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动态优化专业结构,加快新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培育一批特色品牌专业和示范专业。全面加强教材建设,把马工程和思政课教材建设置于特殊地位,高度重视基础课和公共课教材的精选和使用,精心编写一批具有本校特点的专业课教材。在各专业教材选用方面,注重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职能部门的作用,以教材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9.扩大基层选人用人自主权。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架构,加强和改进岗位设置及岗位管理,从权、责、利统一的角度强化执行力。制定优惠政策,增强院系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积极性。探索引进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使用办法,赋予领衔科技专家、学科带头人更大的科研经费支配权、研究人员聘用权。鼓励基层对校内人员实行“双聘”制度,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水平和效率。

10.强化绩效工资导向作用。按照国家和河北省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原则,推进绩效工资结构优化和分配制度改革。贯彻两个同步,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收入与职责相符、贡献与报酬挂钩的分配制度。各类奖励工资注重向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一线人员倾斜,同时兼顾各级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用好用足省财政政策,对优秀人才可特设岗位,实行协议工资等分配形式,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

11.加大职称改革力度。积极推进职称评审改革,突出成果层次和质量,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教学和科研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发挥职称申报条件指标体系在教职工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探索建立教学型专家评价体系和科研型专家评价体系及职称评审以学科组为主导的评审机制。

(四)深化科研管理改革

12.优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实施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驱动,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制度。以激发创新活力为原则,优化团队建设、平台建设、跨学科成果整合、项目责任制及学校与院系管理相结合的科技管理体制。

13.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贯彻落实国家、河北省科技创新支持、鼓励和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和奖励办法,鼓励上层次、出精品。全面落实“冀十条”,完善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培育若干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

14.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探索以协议方式,将研发团队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授予研发团队。鼓励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知识产权转让、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参与举办或孵化科技企业。积极探索校办企业与科研成果的转化相结合、对外服务与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新路子、新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知名特色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创新体制机制,把执纪问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以现实的措施将鼓励先进和克服低俗在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优化管理体制和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明晰政治责任要求,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执纪问责,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全面加强党内监督,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坚持党内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组织活力。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2.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探索和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执行程序和制度体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负责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党委和行政议事制度,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注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探索新时期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措施和渠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以提高能力和素质为着力点,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抓落实的执行力。各级党委书记要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坚决执行党委(总支)决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

3.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贯彻落实省委“五个重用、五个不用、五个调整”的精神。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标准,优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和办法,营造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不断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强化干部培训和岗位成长,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养好、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管理干部队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的失误,提供宽松的创业干事环境。

4.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建立完善定期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坚守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重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和载体,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理论宣传教育。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在教学科研管理、教育媒体管理、对外合作交流中,把握正确方向,强化思想引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着力提升广大师生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

5.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全面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解决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二)加大投入,保障学校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6.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和市场机制,实现学校发展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确保学校总体收入稳定增长。充分利用教育部、国家铁路局、河北省共建和国防科工局与河北省共建、中央与地方共建平台,用好用足政策,积极争取各种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以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扩大与董事单位、相关企业的务实合作,多方拓展服务领域,努力将各种可调度的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科研资源。

7.增强协同发展能力。发挥董事会、校友会作用,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在汇聚社会办学资金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新校区建设上探索融资渠道,更大程度利用社会资金,在保障学校权益的前提下,加快建设步伐。依法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和社会服务,确保正常学费与科技服务收入逐年增加。注重开源节流,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财务控制制度和审计制度,改善资金调度方式,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8.提高服务能力。主动与铁路行业、区域产业对接,深化与相关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合作对接机制,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重大装备制造设计、新材料研制、新能源开发、信息产业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和海岸工程、环境治理与控制、物流配送、市政工程建设等领域探寻新的结合点,提升学校服务能力,增强办学活力。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9.加强学校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以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为主体的校级党政决策议事制度。建立健全决策事项执行情况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执行环节的督促和控制,增强执行力。进一步加强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切实发挥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10.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对近三年来新出台的制度,按照上级新精神、新要求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再研究,对其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对缺失的制度加快出台。设立政策法规研究机构,科学推动学校制度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依法依规办学、科学管理、运行有效的治理体系。

11.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党代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探索在民主基础上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执行模式。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做好经费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重要改革等事项公开。以强化服务为导向,进一步扩大学术权力的覆盖领域和作用空间,探索教授治学的实现方式和有效路径。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民主党派人士、校友、社会评价机构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学校民主决策,扩大有序参与。

12.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坚持重大决策严格遵循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确保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事关学校发展全局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师生对重大决策与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加大考核力度,形成落实规划的强大合力

13.增强落实规划的自觉性。以规划实施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奋发作为,破除利益近视和体制障碍,把全校师生的思想统一到规划目标上来,把大家的智慧凝聚到为学校发展做贡献上来。有关部门和院系要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分别制订实施意见和推进措施,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和目标的如期实现。

14.强化规划落实的约束力。建立和完善责任考核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成立由校领导牵头、分工负责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对规划任务进行分解,形成年度指标,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十三五”发展目标全面实现。